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支持IPv6网络
首页-->检务公开-->主动接受外部监督
关于对省政协第1240373号提案的办理情况
| | 】  来源:   时间: 2021-10-19  作者:    

类别:政治法律社会保障及其他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河南省委员会

第三次会议1240373号提案

者:冯军义

联 名 者:贾占波

题目关于完善我省社会矛盾多元化解预防调处综合机制的提案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要求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这样一大批案件。在电信诈骗、妨害信用卡管理等案件中,许多刚毕业大学生基于就业压力,以网络招聘的方式来公司上班、只拿较低的工资,最终涉嫌犯罪的情形。

    因电信诈骗多为共同犯罪,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加区分地也将这些从事底层劳动、只拿较低工资通过正规求职误入犯罪团伙的大学生进行了刑拘、逮捕、起诉和判决,有众多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被判决为有期徒刑。社会反响强烈,社会效果不好。

    虽然这些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按照公司的要求参与犯罪行为,但大部分犯罪所得均被案件的策划者、指使者占有。针对这些策划者、指使者应当依法从重打击,充分体现对电信诈骗类犯罪的惩治决心。对于初出校园大学生,辨别能力较低,主观恶性较小,个人仅拿较低底薪(有的有少量提成),其对所从事的行为涉嫌犯罪不明知,仅当成一份工作,甚至有的人刚入职或从事几个月即离职,工作时间较短。此类通过正规求职误入犯罪团伙的大学生应当根据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加以区分。对这些大学生可以适用刑法第十三条、第三十七条的不认为是犯罪、免于刑事处罚的规定。

    从刑罚的社会效果来看,判处刑罚不能达到良好的社会效果。诈骗犯罪为财产犯罪,赔偿损失、赔礼道歉可以修复社会关系,责令具结悔过可以使其认识到错误,并予以改正。若一律判处刑罚可能产生以下负面效果:

    1.被告人主观恶性不大,被刑拘、逮捕、判处监禁刑容易出现交叉感染。

    2.犯罪记录跟随终身,被告人多较为年轻,更多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影响其日后升学、就业,容易产生社会戾气。

    3.有的被告人及其家庭生活困难,被判处刑罚使得其家庭贫困情况更为雪上加霜,不利于社会稳定。

    4.有的被告是来自农村大学毕业生,举全家之力供应一个大学生,本来可以成为农村家庭脱贫的希望,在被判处刑罚后使得整个家庭脱贫希望破灭。

    刑罚就如阿司匹林,当医生开出过多的阿司匹林,不是杀死了病菌,而是杀死了病人。故建议:

    一是由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联合出台《电信诈骗等案件中对于情节显著轻微、情节轻微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立案、不起诉、不判处刑罚、不适用羁押措施指导意见》,以刑罚谦抑性原则处理“大学生正规求职误入犯罪团伙”案件。

    二是严厉打击社会上挂羊头卖狗肉的违法犯罪公司,保护大学生健康良好的就业环境。进而完善社会矛盾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关于完善我省社会矛盾多元化解预防调处综合机制的提案(第1240373号)办理情况

 

一是严把批捕起诉关,强化制约监督。省检察院加强指导督导,对无罪和撤回起诉案件进行通报,及时编发不批捕、不起诉典型案例,运用正反两方面案例,引导指导司法办案。二是坚持宽严相济区别对待,依法慎用强制措施。在重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主要犯罪人员的同时,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初犯、偶犯、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刚毕业后即被裹挟犯罪的青年以及老年犯等,以教育、挽救、惩戒、警示为主,原则上适用非羁押诉讼。三是加强沟通会商,统一办案尺度。加强与法院、公安的沟通配合,就案件管辖、证据标准、打击范围、法律适用、刑事政策等关键问题积极协商,提高打击精度,提升办案质效。省检察院制定办理两卡案件办案指引,目前正征求省法院、省公安厅意见,拟于近期下发,为全省办案工作提供规范指引。四是注重综合治理,形成惩防合力。积极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同时就办案过程中发现的社会治理层面突出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跟踪督促落实,促进行业治理。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

2021108 

主办:河南省人民检察院 地址:郑州市郑汴路东段 举报电话:12309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