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某与赵某是一个村多年的邻居。在一次邻里纠纷中,魏某失手把赵某推倒,致使赵某受伤。上蔡县检察院在办理这起故意伤害案件时,意外发现涉案当事人魏某身份信息的谜团。检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依法履职,做实为民服务,不仅解决了邻里纠纷,还帮助魏某恢复了身份,解决了困扰她20年的“黑户”问题。
垃圾桶引发邻里纠纷
居住在上蔡县某村的魏某和赵某,本是多年的对门邻居。2022年9月的一天,魏某因嫌摆放在自家门口的公用垃圾桶气味难闻,便将垃圾桶挪到了较远的地方摆放。邻居赵某虽然也嫌垃圾桶气味难闻,但为了倒垃圾方便,在对垃圾桶进行清洗后,又把垃圾桶摆放在了魏某家门口附近。
魏某因此与赵某交涉,认为赵某是故意为之,赵某却认为之前垃圾桶也在自己家门口放过,现在放在魏某家门口也没什么。两人为此发生争执,进而引发肢体冲突。争执中,魏某失手将赵某推倒,导致赵某左手手腕骨折。经鉴定,赵某的伤情为轻伤一级。赵某女儿报警后,公安机关到现场接警处置。
因魏某的丈夫李某长期在外务工,长年不在家,其膝下两个女儿,大的8岁,小的1岁,无人照管,公安机关未对魏某采取强制措施。直至2024年1月30日,上蔡县公安局接到举报,得知魏某和其丈夫都在家,于是到魏某家对魏某采取强制措施,并于当日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将其刑事拘留。
意外牵出身份谜团
今年2月5日,公安机关将该案移送至上蔡县检察院审查逮捕。检察机关在审查时发现,在卷证据显示魏某的姓名、出生时间、年龄、到案经过及是否有前科等均不明晰。随后,承办检察官以犯罪嫌疑人身份信息、犯罪事实不清为由,要求公安机关围绕以上内容进行补充侦查。因双方达成和解,检察机关以该案社会危险性较小,依法对其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
5月14日,该案被移送至上蔡县检察院审查起诉。
检察官审查后发现,公安机关在核实魏某身份信息时,经查询全国人口信息网、公安部人脸比对系统等,均查询不到魏某本人的相关身份信息。据魏某自述,其1986年11月13日出生于云南省普洱市,家中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在云南省的家人一直没有为其补录户口。
检察官进一步了解到,魏某十几岁时便由其哥哥照顾,哥哥曾为其办理过一代身份证,2004年二代身份证启用时,魏某因身份信息被注销,这些年来一直处于“黑户”状态。成年后,魏某与哥哥分散两地打工,直至遇到丈夫李某,两人同居并共育有两女。因没有户口,魏某长期无法办理身份证,夫妻两人也办不了结婚证,自己的两个女儿也一直处于“单亲户口”状态。
“户口的事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不便。”魏某说,这一直是她的揪心事。
既办结案又解心结
“两家是多年的邻居,简单的诉或不诉都不是本案办理的最优解。”在办理魏某涉嫌故意伤害一案中,承办检察官没有简单地就案办案,而是本着案结事了人和的原则,从两个方面努力,争取既办结案又解心结。
一方面,检察官积极与魏某、赵某沟通,向两人释法说理,讲明人情法理,促使魏某主动向被害人认错道歉,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促成双方和解。最终,魏某主动赔偿了赵某经济损失,赵某也谅解了魏某,两家达成和解。
另一方面,对于魏某的心结,检察官主动联系魏某远在云南省的原户籍所在地边境派出所,积极帮助魏某找到多年未见的近亲属,为魏某补录户籍信息。
5月24日,上蔡县检察院对该案进行公开听证。会上,受邀参会的市人大代表、市司法局工作人员、律师代表、人民监督员一致认为,魏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但鉴于其系初犯、偶犯,案发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已经取得被害人谅解,且具有自愿认罪认罚等情节,符合不起诉条件。5月28日,该院依法对魏某作相对不起诉决定。
案件结束了,检察机关履职脚步并未就此停歇。为彻底解决魏某的揪心事,检察官又马不停蹄地前往公安机关,帮助魏某依法办理了身份证。后夫妻双方又依法办理了结婚证,两个孩子今后的入学问题也得到顺利解决。如今,两家已和好如初。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谢谢检察官帮我们恢复邻里关系,也谢谢检察官帮我恢复身份,我顺利办了身份证、结婚证,孩子们以后上学也不用担心了……”近日,检察官到魏某家回访时,她紧紧握着承办检察官的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