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始考试。”
3月17日上午8点,随着第一场“实务测试”的开考指令发出,参赛选手迅速进入状态,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显示屏,认真审题、思考。
对参赛选手而言,这是一场体力、脑力、意志力的多重磨炼和考验。连续8个小时的笔试时间,选手全程在考场用笔记本电脑答题。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选手们渐入佳境。有的凝视屏幕沉思,不时用笔在便签纸上记录下转瞬而逝的灵感;有的喝口水缓解一下紧张情绪,再投入考试;还有的似乎茅塞顿开,坚定地敲击着键盘,一行行整齐排列的文字跃然而出。
“看完考题,仿佛回到了办公桌前看案卷的场景,总感觉有点熟悉。”来自濮阳市检察院的牛言跃对这次笔试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从工作中来到工作中去”,特别贴合实际。
“对,这次考题可以说源于工作却高于工作,绝对是个‘超级案例’。”正在收拾考桌的商城县检察院参赛选手曹洪飞笑着说。
“此次参赛经历对我而言,既是将日常实务积累转化为系统认知的‘蝶变’,更是突破能力边界的‘破茧’。”作为此次竞赛最年轻的参赛选手,许昌市检察院井婉真将参赛经历作为自己成长中的宝贵财富。
要组织一场怎样的竞赛?这是在筹办比赛之初,省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极为重视的一个话题,就业务竞赛导向以及试题思路,组委会曾有过多次广泛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