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拓展“高质效检察管理年”活动成效,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好案例,推动互学互鉴,河南检察官微即日起陆续推出高质效检察管理“十佳案例”系列展播,积极发挥典型案例的辐射带动作用,聚焦政治建设、服务大局、业务建设、队伍建设、政务保障等重要方面,充分展示全省检察机关以高质效检察管理持续推动高质效办案的有益实践和创新探索,更好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深化评查+讲评工作机制
推动案件质量管理落到实处
省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

案件办理和案件管理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高质效办案必然要求高质效管理。为贯彻《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检察业务管理现代化的意见》和省检察院“高质效检察管理年”部署要求,省检察院案管办持续深化案件“评查+讲评”工作机制,立足质量管理,查准问题、评准等次,着眼业务管理,以讲促学、以评促改,以“高质效管好每一个案件”助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聚焦“案”的广度与深度
选准待评查案件,做好评查启动准备

评查覆盖面上,做到三个“兼顾”,一是兼顾省、市、县三级检察院所办案件;二是兼顾“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常见案件类型;三是兼顾大小院案件数量的相对均衡。
评查着力点上,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对无罪、撤回起诉等重点案件的评查;二是注重对流程监控、业务分析中发现的苗头性问题的深入评查;三是注重对法律文书的评查。2024年以来,省检察院组织重点案件评查和文书评查各一次,共评查重点案件336件、“四大检察”常用法律文书29类1565份,示范带动各地走深走实开展评查工作。
聚焦“评”的严谨与规范
以程序公正增强评查活动的认可度

一是各地交叉评查与省院提级复查相结合,解决本地自评中不敢评、不愿评和交叉评查中尺度标准不统一问题。
二是初评时依托评查辅助系统,实现评查人与办案人“零接触”,最大限度排除干扰。
三是复评时历经一案双评、检察官联席会讨论、协管领导集中统一把关、分管院领导逐一审定等程序,依规确定评查结果等次。
突出“查”的全面与审慎
确保评查结果客观公正
依照评查工作规定、指引,对案件进行全面体检。
一是全流程评查。比如,对刑事案件的评查,覆盖强制措施、提前介入、一审、二审及再审等各环节。
二是全方位评查。既评查事实证据认定、法律适用,又评查办案效率、案件效果和程序、文书的规范性。
三是突出评查针对性。对不同业务类型的案件突出不同评查重点,如无罪案件重点围绕罪与非罪的分歧、焦点、无罪原因来审视起诉质量。
四是确保评查客观性。避免后视偏见、上帝视角、强人所难,不以案件后续处理结果作为评价前一诉讼环节质量的唯一标准,充分考虑办案实际,充分听取承办人申辩,查准质量问题,审慎评定结果等次。为推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落地落实,省检察院评定的瑕疵、不合格案件全部移送检务督察部门。
注重“讲”的形式与效果
做实评查“后半篇文章”

邀请全省检察业务专家和省院各部门业务骨干担任讲评员,采取现场讲评与视频观摩相结合的方式,既点个案,又讲类案,既讲问题,又交流办案经验和工作方法,加强反向审视,既促使相关人员对照审视、认领问题,又提醒其他干警举一反三提升办案质量。
近年来,省检察院先后组织全省检察机关重点案件和刑事法律文书评查等多场讲评会,通过“个案点”“类案评”“源头治”,让承办人受触动、身边人受教育、全员有提升,相关经验做法被最高检全文转发。
典型意义
评查是个案质量管理的重要抓手,讲评是深化评查效果的有效举措,通过持续深化“案件评查+讲评”机制,进一步放大评查结果运用,以案促改、以讲促学、以评带训,拉长评查“产业链”,做实讲评“深加工”,提升评查+讲评“附加值”。在省检察院示范带动下,各地逐步推行省检察院“案件评查+讲评”经验做法,以高质效评查促进高质效办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