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
答好检察工作现代化金水答卷

郑州市金水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房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历史性会议,深刻回答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方向性、原则性重大问题。《决定》明确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并专章部署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充分体现了党中央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的鲜明导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检察机关担当更重责任,面临更高要求,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和准确掌握党中央对进一步深化法治领域特别是检察领域各项改革的部署要求,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把检察改革置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中,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大格局中来谋划和推进,努力答好检察工作现代化金水答卷,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层实践样本。
一、强化思想引领,以实际行动擦亮检察鲜明政治底色
全会突出强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要求“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全会召开之后,金水区院迅速行动,通过“第一议题”、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干警政治理论集中学习等形式,对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原文,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开展学习培训和研讨,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更加深刻理解“两个确立”“两个维护”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上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决定》的深学细研,在全面认识、准确把握全会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工作部署的基础上,立足检察职能找准找实切入点和着力点,自觉融入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在积极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过程中,持续擦亮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鲜明政治底色。
二、强化担当作为,以更优检察履职服务全面深化改革
《决定》27处体现“法治”元素,表明了党中央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决心。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既肩负服务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责任使命,也面临深化自身改革的内在需求,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是必须担负起的重大政治责任。一是深刻理解把握“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紧扣金水区“当好全市发展‘火车头’、创新‘发动机’”的重大责任和“拼经济、优质效”的主基调,深入落实“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暨民营经济司法保护专项监督,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涉企案件,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依法严惩各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积极参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依法保护新质生产力,助力“金质”营商环境建设。二是深刻理解把握“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以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为抓手,聚焦民生热点和群众诉求,用心用情做好公益诉讼、支持起诉、司法救助、公开听证等关乎百姓权益的民生案件,持续做实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用法治“力度”提升民生“温度”,厚植党的执政根基。深化“打造暖阳工程 精准量化帮教”未检品牌建设,持续推进涉罪未成年人精准帮教、家庭教育指导等系统工程,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涉罪案件的发生。三是深刻理解把握“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准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以“建立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机制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刑事检察案件”品牌创建为抓手,加快推进轻罪治理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四是深刻理解把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将检察履职与全面深化改革相结合,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不断拓展监督领域,创新监督方式,提升监督质效,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积极发挥在金水区诉源治理府检联动工作中心设立的“静水·至善”诉源治理工作站作用,助力党委政府打通行政执法的痛点、堵点、难点,促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强化自我革命,锻造适应改革发展任务的过硬队伍
积极适应新时代检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推进基层检察工作现代化,需要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检察专业化队伍。一是紧扣“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重要部署,一体加强政治建设和业务建设,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使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在业务实践中得到充分发挥,业务工作在党建的指引下不断取得新突破。二是紧扣“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要部署,进一步加强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检察文化品牌建设各项工作,增强干警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扛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做强检察正面宣传,提高舆情引导与应对处置能力,用优质检察文化产品传播法治正能量。三是紧扣“确保执法司法各环节全过程在有效制约监督下运行”,深入学习贯彻最高检新修订的《关于人民检察院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追究条例》等重要文件,深入理解把握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作为检察机关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检察权公正、规范、高效、廉洁运行的重要意义,紧盯权力运行关键环节,深化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机制。四是紧扣“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强化人才强检建设,持续培育“金育良才”人才建设品牌,以“金检之星”争创、工作标兵评选、业务竞赛推优、典型案例培育为抓手,突出领军、骨干人才的梯次培养,形成“引才、育才、管才、用才”良好局面。着力培养干警的数字应用思维和能力,把开展“数字金检建设年”作为落实省院“高质效检察管理年”活动重要举措,打造数字办案优胜团队,促进检察监督办案与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法律监督由个案办理向类案监督和诉源治理延伸,不断拓展数字赋能新实践。
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
扎实推进基层检察惠济实践

郑州市惠济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王 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历史性会议。惠济区检察院将深入学深悟透全会精神,不断汲取奋进力量,持续深化“惠检红立方”工程建设,以服务大局、为民司法的良好学习成效,求真务实、担当实干的鲜明履职特征,扎实推进基层检察实践,为实现惠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一、深学细悟全会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明晰工作思路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深悟透精髓要义是前提。要坚持把《决定》的学习作为重点,充分认识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立足检察职能找准找实切入点和着力点,牢记“国之大者”“省之要者”“检之重者”,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在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深化检察改革的实际行动中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惠济区检察院将持续深化红色引领、立体多元、方寸聚力为导向的“惠检红立方”工程,更加突出“抓党建重引领、抓思路重融合、抓业务重质效、抓管理重提升”,“四抓四重”夯实基层基础。以典型案例、品牌建设、检察调研为“三驾马车”,“数字赋能”为加速器,大力倡导“办好案件是本分,办理典型案例才是价值所在”理念,树牢典型案例意识,践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以品牌建设突出工作特色,规范工作机制;以检察调研增进学习思考,指导办案实践;让数字赋能理念贯穿检察工作始终,提升法律监督质效。
二、认真践行检察职责,围绕服务大局提供法治保障
服务大局是检察机关的神圣职责。检察机关是党绝对领导下的政治机关、法律监督机关和司法机关,党的中心工作推动到哪里,检察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要紧紧围绕服务大局,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以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惠济区检察院在确立工作思路基础上,明确具体抓手。加强案例培育。实行办案团队播种栽培、业务部门培育孵化、政研部门总结提升、检委会讨论决策、专人跟踪问效“五步”工作法,强化淬炼提升。加强品牌建设。打造“惠检红立方”为总领的品牌矩阵,创立以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为主题的“惠检和风”,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为主题的“惠检携警”,以“检察+慈善”为主题的“惠检融心”,以清廉机关建设为主题的“惠检廉韵”,以大数据赋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为主题的“惠检·益心护安澜”等品牌,带动提档升级。加强检察调研。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组织召开课题研讨会,有序推进“小微型”检察院人员管理模式研究、提升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质效与促进源头治理研究等调研课题,增进学习思考。深化数字赋能。部署上架推广应用全国、省、市大数据监督模型,自主研发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模型,助力提质增效。
三、自觉强化担当意识,依法能动履职融入法治建设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既是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法治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找准强化监督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巩固深化“四大检察”基本格局,切实维护执法司法公正。惠济区检察院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强化能动履职、一体履职、综合履职,结合实际做实“六联机制”。建立“府检联动”常态化联席会议机制,明确重点任务延伸监督触角;完善“检监联动”线索衔接双向移交机制,推动形成反腐合力;深化“检警联动”“三三制”工作机制,加强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发挥检察主导作用,强化提前介入指导;探索“检法联动”审判监督与协作机制,统一执法尺度确保司法公正,提升审判监督质效;创建“检检联动”重点工作领导小组推进机制,在职务犯罪侦查、案件质量评查、典型案例培育等重要工作中打破部门界限,确保落实工作“一盘棋”;构建“检社联动”检察官融入基层网格化治理机制,助力基层法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