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支持IPv6网络
首页-->便民服务-->以案释法
【豫检故事·案鉴】让蜜蜂嗡嗡嗡,让养蜂人的“甜蜜”不落空!
| | 】  来源:   时间: 2025-09-08  作者:    

河南嵩县陆浑镇的蜂场内,一个个错落摆放的蜂箱旁,嗡嗡声此起彼伏。


“我的养蜂证已经办好了,还去学了蜜蜂养殖技术……蜂场边儿种地的老乡们准备打农药了,也会提前跟我说……现在蜜蜂死得少,今年蜂糖产量估计不会差。”七十多岁的养蜂人王大爷向前来走访的嵩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干警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益心为公”志愿者介绍道。

线索追踪:不让蜜蜂“误花期”



2025年2月,“益心为公”志愿者向嵩县检察院反映辖区部分蜂农饲养的蜜蜂遭受了重大灾害。据悉,嵩县养蜂规模位居洛阳市前列,全县有蜜蜂养殖户2168户,共计养殖29358箱,但近年来部分蜂农的养殖效益不高,甚至还遭受了重大经济损失。老养蜂户王大爷就深受其苦,去年他所养殖的蜜蜂出现了部分异常死亡。


“惊蛰”将至,春暖花开的养蜂酿蜜繁忙期就要到来了,而当前县域内蜜蜂的养殖情况怎么样?如何才能避免出现大规模灾害?带着这个问题,公益诉讼干警实地走访询问了相关蜂农,并到职能部门了解情况,发现县域存在蜂农老龄化严重、缺乏技术培训、行业管理不完善等问题,遂于2025年3月7日立案。


立案后,公益诉讼干警通过实地走访养殖场、询问蜂农及村民、咨询养蜂专家、调取相关职能部门“三定方案”等方式进一步展开调查核实,发现养蜂行业人才明显短缺,县域内蜂农年龄较大,年轻人从事养蜂较少,包括王大爷在内的几个养蜂“大户”,年龄都在50岁以上。同时他们也缺乏相关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大部分蜂农依赖“口口相传”的传统方式,缺乏养蜂技术和知识,饲养管理方法粗放,风险防范意识和抗风险能力较差。此外还存在监管缺位的问题,针对蜜蜂养殖的日常巡查、监督和宣传教育不到位,如易出现蜂场周边不知情的种植户未与蜂农沟通,在花期打农药,导致部分蜜蜂“中毒”死亡。

检察建议:让“甜蜜产业”更甜蜜


“蜜蜂是重要的农业授粉昆虫,对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养蜂不与粮果争农田,不与畜禽争饲料,是利用资源而不消耗资源的绿色产业。当前我县蜜蜂产业亟需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规范化整治,保障该产业健康发展。”2025年3月20日,嵩县检察院组织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益心为公”志愿者及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就预防性监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讨并达成共识。

会后,该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蜜蜂养殖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并参考嵩县农业农村局“三定方案”及听证会意见,当场向嵩县农业农村局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强化养殖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加大法律政策宣传力度,同时强化日常监管,引导蜂农依法备案办证,助力信息公开互通,促进养蜂业高质量发展。

监督履职:聚力酿出“甜日子”

“收到了农业农村局的整改回复函,我们也将持续跟进监督,以预防性监督推动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同频共进,助力蜜蜂产业更好发展。”该院公益诉讼检察部主任乔智敏说。

据了解,嵩县农业农村局收到检察建议后,立即组织开展了专项活动。该局组建了技术指导团队,深入全县16个乡镇,开展蜜蜂养殖技术培训会30余次,发放《蜜蜂养殖技术手册》2000余份;组织普法宣传活动17次,累计发放《蜜蜂养殖管理办法》《养殖安全生产告知书》等资料1900余份,现场协助200余户蜂农办理了养蜂证;建立了“一对一”联络机制,指导350余户蜂农完成养殖报备,并通过村务公告、微信群等渠道公开养殖信息;组织申报省级蜂业发展项目,争取省级资金支持,构建年轻人才引育机制;推动成立县蜜蜂养殖协会,搭建行业自律体系平台,切实为蜂产业发展注入动能。

“检察机关要与行政机关凝聚合力,进一步找准高质效履职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助力蜜蜂产业生态农业体系发展,让‘小蜜蜂’酿出‘大甜蜜’!”近日,嵩县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益心为公”志愿者现场感受整治成效,他们纷纷对整改效果表示认可。

主办:河南省人民检察院 地址:郑州市郑汴路东段 举报电话:12309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